沐鸣娱乐官方注册(中国区)官方网站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科研院所转企的实践样本

发布时间:2014-04-17 来源: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建研院”)是我国土木工程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家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工程应用、产业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特大型企业、“世界500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999年,中冶建研院由“吃皇粮”的体制内科研院所转制为自负盈亏的科技型企业。没有垄断地位,没有特殊政策,在充分竞争的建筑和环保领域,中冶建研院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

2009年至2013年,中冶建研院年均营业收入为50亿,年均增速10%,在全国317家转制科研院所中总收入排名第10位,成为中冶集团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单位。

  改制带来转机  搭建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名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99年,按照国务院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决定,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进入中冶集团,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在回忆中冶建研院近60年的发展历程时,中冶建研院院长岳清瑞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科研院所转制是中冶建研院发展历程的一个转折点。随着中冶建研院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冶建新技术公司(现中冶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的研发成果得以汇集到工程化、产业化发展的平台之上。

从体制内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在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中冶建研院始终紧盯建筑与环保产业前沿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淀了众多科研技术成果。成立至今,中冶建研院已经在建筑、环保、材料等领域,积累了2720余项科研成果、配套技术,编制有4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获授权专利5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1项。

过硬的技术实力为中冶建研院打开了诸多市场。宝钢等钢铁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服务,奥运场馆水立方、鸟巢的耐久性评估、钢结构以及焊接工艺方案,新加坡环球影城总承包工程,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项目……在许多众所周知的重点工程建设的背后,都活跃着中冶建研院的身影。

时至今日,中冶建研院已经成为拥有17个全资子公司、13个控股企业、8个参股企业的大型科技企业。有6个国家级中心、3个国家一级协会、20个二级协学会、4个三级协学会依托中冶建研院设立,主办3本科技类核心期刊,拥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一个博士学位联合培养点、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在新加坡圣淘沙岛,占地面积22公顷的新加坡环球影城是东南亚首个和唯一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该影城正是由中冶建研院与中冶天工联手共同承建的。

事实上,这个工程的实现并非易事。在环球影城24个景点和云霄飞车等项目中,有18个是专为新加坡设计或改造,全球独有的游乐项目,包括以科幻影集太空堡垒为蓝本,高度达42.5米的双轨云霄飞车等。技术的实现要求非常高,需要有在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技术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新加坡环球影城项目,也因此成为中资建筑企业开拓东南亚海外市场里程碑式的工程。 “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形成了标准。”在回忆环球影城项目的成功经验时,中冶建研院党委书记李福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美国设计公司退出、中冶建研院接手后,保证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同时为中冶建研院赢得了较大经济效益。

新加坡环球影城的成功业绩为中冶建研院带来了口碑,亦催生了新业务。自新加坡环球影城项目之后,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有技术特色、高附加值文化产业工程成为中冶建研院新的发展机遇。此后,中冶建研院又陆续承建了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项目,并承接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中的探险岛主题区域总承包工程以及武汉万达电影乐园5D剧院与体验剧院项目。

  以科技创新驱动市场发展

在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中,许多科研院所醉心于民用建筑总承包和商业地产开发业务,走过弯路的中冶建研院则冷静地认识到,要坚持走以技术创新带动市场发展之路。

“作为以科研和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应该在市场上定好自己的位置,不能随波逐流。”岳清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只追求规模的无限扩大,实际上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中冶建研院有着优良的科研传统,在近60年的发展中始终着力于建筑与环保产业前沿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2013年,中冶建研院进一步确立了“一个核心、五大板块”的中期发展战略定位,即以研发为核心,以建筑服务业、工程承包、材料产业、环保产业、海外业务为五大主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研发开拓市场,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以科研为核心不是虚的,正在努力做实。”中冶建研院党委书记李福奇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中冶建研院在钢结构、地基、结构加固改造等专业工程承包业务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在钢结构领域,承揽“高、大、难”项目,开拓高端市场可以说是中冶建研院的一个特色。

就在今年1月,以中冶建研院为牵头单位完成的 “土木工程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FRP)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依托综合技术优势和工程管理经验,中冶建研院成为中央电视台新楼(智窗)、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监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李福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的钢材料与钢结构技术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作为钢铁第一大国,我国的钢产量甚至大于其后近10个国家产量的总和。而对于钢结构的使用,目前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未来应当进一步拓展民用住宅中钢结构的使用。事实上,钢结构住宅具有安全、施工便捷等特点。此外,与混凝土相比,钢铁是可循环资源,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而目前在市场普及应用上,钢结构住宅仍然面临几个突出的问题:如噪音、防腐、保温以及成本控制等。这些,都是中冶建研院正在深入研究和大力发展的领域。

通过专业分包优势带动专业总承包,专业总承包优势带动工程总承包,“中冶钢构”打出了品牌效应,2013年,钢结构的业务规模已经占据中冶建研院业务规模的20%,工程总额达5个亿。

在环保领域,中冶建研院也依托技术优势、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我们与钢铁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李福奇表示,中冶建研院在环保领域的水、气、渣、噪声、环评、监测等方面专业非常齐全,在冶金行业具备相当实力。

以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动力

“2014年是中冶建研院转型发展最重要的一年。” 岳清瑞表示,为进一步打造优质科技平台创新体系,中冶建研院正在推动战略转型。

根据中期发展需求,中冶建研院确立了3到5年内引领科技发展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防灾减灾及工程安全诊治、钢结构及金属围护系统、环境保护与工业节能、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工程材料、建筑信息化”6个重点技术领域和“主题游乐公园、海洋工程技术”两个重大专项。在总体研发体系框架下,进一步细化并确立了近期13项重大课题,形成中冶建研院重大课题与各单位自选课题有机结合的机制。

“立足科研开发是中冶建研院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岳清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只有以研发为核心,才能为五大板块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核心动力,中冶建研院在科研方面应更加有所作为,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搭建起科技平台创新体系,力争获得各方面优质科技资源支持,才能为集团业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中冶建研院基本形成了“国家—省部及集团—地方”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平台承担的863、973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中冶“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等均按计划实施。

中冶建研院仍在继续改善实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建研院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冶建研院年均科技经费投入约2.6亿元,并保持年均5%的增长率。

“科研型企业需要充满活力的队伍。” 岳清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冶建研院的发展战略中,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资产。在2013年,中冶建研院对推行了“岗位竞聘制”、“干部职数制”、“干部交流制”和“干部退出制”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赢得了员工的广泛支持。

岳清瑞表示,建研院计划在未来3~5年内建成“院士—首席专家—青年科技人才”三层科技创新人才体系。选聘建研院首席专家,培养并打造行业领军人物,实施“筑巢引凤”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对入选青年科技人才以“年薪+科研项目投入”的形式,每年给予扶持资金,以人才强企,大力促进中冶建研院科技发展。

(本文章摘自2014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信息